专注零广告体验

有一种生长,叫做扎根“向下”!话剧《柳青》来宁,诠释“柳青精神”

2019-04-25 08:07栏目:文娱频道
TAG:

一个“圪蹴”,抓住人物“向下”姿态

“写小说哪儿不能写,还非得住到皇甫村里去?”“没这金刚钻,做不了这瓷器活儿。我踅摸着这金刚钻,还得到这泥土里刨。”

话剧开头,作家柳青和妻子马葳的一番对话昭示了柳青命运的转折点:为创作一部记录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和农民精神风貌的鸿篇巨著,柳青放弃大城市生活,回陕西任县委副书记,谁知写作还是遭遇“卡壳”,柳青再次毅然做出决定:到皇甫村去,真正回到人民群众中汲取营养!


“现实题材原创话剧创作一向是我们剧院的强项,《巍巍昆仑》《毛泽东的故事》《麻醉师》都是其中的精品。但要讲好柳青的故事,难度确实比较大。”西安话剧院院长任雪迎说。一方面,柳青是当代文学史上少见的留过洋、通几门外语,但又“土得掉渣”的作家,要刻画出他从温润儒雅到接“地气”、甚至“土气”的转变,这个有难度;另一方面,说柳青就避不开《创业史》,可那些发生在建国初期的“天翻地覆慨而慷”的社会变革,和一代人对社会主义道路、对人生道路的真诚求索,还能唤起今天年轻人的共情吗?

“柳青要有三口气:献身于文学事业的志气,充盈在创作理念及其作品中的地气,坚持真理、不向谬误低头妥协的骨气。《柳青》要让观众们对三组关系产生新的认识:作家和艺术的关系,党和人民的关系,以及人和时代的关系。”《柳青》编剧、著名剧作家唐栋认为,《柳青》的受众面其实很广,”柳青是那个时代站在精神高位的人,是怀揣理想、坚定执着、超越世俗的人,‘柳青精神’是直到今天仍有普遍价值的宝贵遗产。”


在唐栋笔下,全剧没有敌我冲突,只有发生在人物内心不断否定旧我、生成新我的矛盾运动,贯穿全剧的“圪蹴”则成了画龙点睛的“戏眼”——

“圪蹴”意即蹲下,是关中农民的习惯动作。刚来到皇甫村,为搜集小说素材,柳青提出和农民们“谈一谈”,但面对这位西装革履、态度居高临下的干部,当农民说出“有啥事您说,我地里还有活呢”,柳青猛然意识到,只有与庄稼人“圪蹴”在一起,方能真正走进他们心里。抓住了这个“圪蹴”,编剧唐栋说,就是抓住了人物向下扎根的姿态,“这是一位作家、干部发自内心地‘化’成人民的一份子,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化成他自己的喜怒哀乐。”中国作协副主席廖奔由此评价《柳青》说,话剧《柳青》所坚持的价值思考,维系了戏剧的尊严和荣誉。


打破”高大全“,还原立体真实的柳青

“这是我艺术生涯中迄今为止最难演的一个角色。”接受记者采访时,柳青的扮演者林波这样说。柳青既是作家,也是党的干部,还是一个农民,这么一个有血有肉、多重身份的人,要在不到3小时的戏剧时间里把人物的层次演绎清楚,难度可想而知。

为了走进柳青的精神世界,林波看了两遍《创业史》,翻烂了小说《柳青传》。剧组走进皇甫村时,他和村民同吃同住,当看到当地每个认识柳青的人谈起他无不饱含热泪,林波受到了很大的触动,”听着他们的讲述,柳青写《创业史》的一幕幕似乎在我眼前还原,他的创作精神是给我们当代文艺工作者最好的启迪。”


刻画柳青,必然要触及知识分子如何看待那一段历史的问题,《柳青》对这个问题并不回避。剧中一段台词给林波留下的印象格外深刻:“迎合和盲从,造成了咱们国家的精神灾难。找到真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往往要经过反复的错误和挫折才有可能;等到了下一个时代,也许又会右,也许会更左,当走不下去了,就会回过头来再寻找正确的路。咱对未来,要有信心!”林波说,对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过急、过粗现象的清醒思索,和对党、对社会主义的深层信念,构成了这位党员干部精神世界的一体两面,这之间的微妙张力,让柳青的形象更富有质地。


《柳青》中几乎所有角色都有原型,唯独韩健和黄文海是编剧虚构的。黄文海是一位急功近利的年轻作家,闭门造车、虚构生活,韩健是柳青当年的老战友,弃文从政后只知道粗暴地执行中央政策,与柳青一切以百姓利益为出发点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饰演韩健的演员翟卫国认为,这两个角色的“对手戏”,从反面烘托起了柳青的形象,更彰显出“柳青精神”的鲜明特质。


“高大全”的人设已经令人厌倦,编剧唐栋对柳青的刻画更注重还原他作为普通人的本来面貌,剧中,柳青妻子马葳反复说的一句“我想和你谈谈”,同样构成了全剧的戏眼。“马葳总是想和丈夫好好谈谈,比如,丈夫为什么把出版《创业史》获得的16065元稿费全部捐给村里建厂,却不顾家中已经一贫如洗?但是每一次,柳青都没能耐心地坐下来和她好好谈谈,可见他身上有着比较明显的大男子主义气质。但是,人性的闪光点也正是在缺陷中体现,还原真实的柳青,才是塑造了饱满的‘人’的形象。”唐栋说。

柳青精神,永不过时的“人生课”

“党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柳青对陕西关中农民生活有深入了解,所以笔下的人物才那样栩栩如生。”在多次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都曾高度评价过作家柳青。在话剧《柳青》中,“柳青精神”得到了深入的挖掘和阐释。


“一身正气硬骨头,大写的人字在魂里头!”“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从那阴冷潮湿的深处汲取往上生长的力量……”光秃秃的布景,土得掉渣的服装,一口垮垮的陕西方言,一台《柳青》没有在服化道上“踵事增华”,主人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对大写的“人”的追求,却成了照亮舞台的那束最耀眼的光。

“柳青让我想起了保尔·柯察金,想起了牛虻,想起了约翰·克里斯多夫,想起了所有那些把追求真理当作毕生使命、为他人谋福利,一生洁白无私、坦荡无畏,用自己生命点亮人类历史漫漫夜空的英雄们。‘柳青精神’像一座灯塔指引着我们,让我们思考:青年人该如何度过自己宝贵的一生。”看完话剧《柳青》后,一位年轻观众这样发出感慨。


什么是“柳青精神”?院长任雪迎认为,柳青精神首先是一种作家对待写作的精神,“作家的肩上压着一根扁担,一头挑的是生活,另一头挑的是艺术”;其次是党员干部扎根于人民的精神;它也是更具有普遍意义的,关于如何“踏踏实实地走完这只有一回的路程的人生态度”。“今天,当大多数人,也包括文艺工作者,都渴望站在高高的升降舞台上,享受华丽的灯光和鲜花、掌声时,我们还能不能理解和回到柳青‘圪蹴’式的向下扎根的姿态呢?”任雪迎发出追问。


一台《柳青》也让出演该剧的演员们有了思考。经历了从“柳青”这个角色里“死去又活过来”的体验,演员林波无比深刻地感受到编剧创作这台剧时的苦心:一个文艺工作者,只有在丰沃的生活泥土里才能刨到创作的“金刚钻”;文艺,只有在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中才能获得鲜活的生命。在肩负起培根铸魂的时代使命之前,林波说,“文艺工作者先要做一个灵魂干净、精神崇高的人,做一个大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