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零广告体验

秦朔:用商业文明重塑企业家精神

2019-04-16 11:35栏目:商业圈
TAG:

3月的上海,午后阳光分外温柔,穿着深蓝色的摇粒绒休闲服,秦朔一派轻松悠闲,这场对他的专访更像是和老朋友的一次午后闲聊。

从商业文明角度记录企业成长和改革开放

将《南风窗》办成中国影响最大的政经杂志之后,辞职去办了《第一财经日报》;将第一财经办成中国规模最大、品种最完整的财经媒体群之后,又再次辞职,做起了商业文明史研究;创立自媒体品牌“秦朔朋友圈”,开讲“秦朔书院”……秦朔每次转折都从零开始,努力一路奔跑,跑出全新靓丽的成绩。

专访就从他研究的商业文明史聊起,谈起初衷,秦朔在“秦朔朋友圈”的发刊词《用希望连接生命与生命》里讲得很清楚:“作为一个60后,我基本经历了改革开放后的全过程。无论传奇辉煌还是困难挑战,无论向上提升的力量还是向下沉沦的景象,这波澜壮阔的时代都让我有一颗永不磨灭的好奇心。我想把我所感知到的时代温度和脉动好好记录,哪怕只是个人视角。”

多年财经报道的浸练,让他感觉到记录时代的温度和脉动,从商业文明角度切入的不多,他因此开始进行研究与著述,“没有文明的支撑,任何成就都是暂时的,都不会持久。”他研究案例,考察企业,“我保持着每天2000字以上的写作量,每周至少创作2篇文章,单篇文章起码五六千字。”一直坚持了三年多。

今年,秦朔对自己的定位是更加偏重于学术研究:一方面需要为他的金融博士学位准备论文,另一方面开始动笔写中国商业文明史、美国商业文明史。他在“秦朔书院”里主讲的解码美国商业崛起之路的《美国企业家的创富史》212集已经完结,讲述中国商业传奇的《中国企业家的创富史》已经开讲了45集。

“预计到年底,中国的商业文明史就差不多讲完了,但讲和著书立说不一样,写书必须更严谨,更要有积累。所以,要动笔先定下中国商业文明史,之后开始其它国家商业文明史的研究。”9月份他将去日本,启动日本商业文明史的调查研究。

中国的“world-class firms”预计会出现在工业领域

中国经济规模越来越大,财富积累不断上升,企业家精神却有待提升;企业长期积存的结构问题、低效问题、治理问题也比比皆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也是秦朔希望从商业文明角度切入研究中国经济和企业的原因。

调研采访过无数优秀的企业,秦朔对江苏企业的印象不错。他表示,好企业最重要的核心是技术突破和管理创新。“现在是信息时代背景下的商业文明,开始进入智能时代,企业和企业家应该熟悉这个大潮下的包括互联网、物联网和智联网在内的新潮流、新方向。这是商业文明的新体现。”

秦朔举了亚洲玻璃纤维领军企业巨石集团的例子,“巨石集团一条生产线原来是1300个工人,现在最智能化生产线只要的400多个工人就够了,但是工人的工资提高了很多,将来人口红利越来越少,人力资源成本提高,企业的发展就在于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人工智能,在每个技术环节上进行突破。”江苏的企业,在转型中发生的现象也很值得研究,例如连续16年位居中国重型装备制造业领军位置的徐工集团,将智能制造和现代服务业结合转型,稳步从世界第六名上升到第四名,就是在技术环节有突破,管理上有很多创新才做得到。

“中国缺的不是世界级规模的企业,缺的是‘world-class firms’,就是世界级竞争力企业。”秦朔进一步解读道,规模上能做到中国前三位的企业,已经具备了世界规模前几位的水平,但是具有世界竞争力就不同了,如果一家中国企业到国外建厂,跟老外的第一流工厂放在一起竞争,在效率、竞争力、成本控制、质量等方方面面都毫不逊色,这才是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企业。这样的企业不仅要求在技术上领先,还必须在商业精神上成为典范。通过巨石、徐工等一些优秀企业的案例,秦朔得出了结论:中国的“world-class firms”预计会出现在工业领域。

互联变革时代“太先进”的企业会成为牺牲品

时代的发展,很多企业都在改革,但是秦朔发现,“太先进”也不一定是好事,很可能成为时代的牺牲品。

“有一家曾经非常好的空调企业,在竞争中输给了格力和美的,主要就是‘太先进’。”秦朔说,在空调产业爆发的时代,这家企业一直坚持最先进的“零库存”模式,“就是要求不要经销商压货,必须有极其精确的订单,极其精确的到款,零库存仓库的模式”。这种对经销商十分苛刻的要求使得这家企业供货量严重不足,供货能力差不多只有市场需求的三分之一,而同期格力和美的则在空调市场拼命扩张。如果客户想要买空调,零售终端都在推荐格力和美的,因为有货卖能赚到现钱。这种情况持续几年之后,这家企业在空调市场自然地失去了行业领军地位。“这就是‘先进’的教条主义。”

秦朔从另外一个细节看出这家空调企业的整体压力很大。有一次他到这家企业去,需要从电子邮箱下载打印一份材料,却发现整幢办公大楼里,能够接入外网下载邮件的电脑非常少,大多数电脑只能运行内网。“互联网时代这样管理,说明企业对员工的控制力很强,很难说被断网、与外界隔绝的员工的创造性不因此受影响。”

受聘“890+青企公社”导师传播商业文明

秦朔提到过,人与新技术结合起来的创造力是时代最重要的矿藏,从20后的褚时健、30后的冯根生到80、90后的创业者,中国的企业家精神薪火相传、绵延不绝。

在秦朔看来,80后、90后这些“创二代”企业家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一代人,也是商业文明研究和传播的对象。“年轻一代企业家怎么建构企业家精神,这一点很重要,最核心是要经历更多的锻炼。”

他发现,有的“创二代”是跟着创业期的父母一起长大,很小就介入了创业过程,他们熟悉商业思维,了解企业发展,加上出国留学,学习到了很多先进经验,接班成功可能性很大;而有的“创二代”是在温室中长大,即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也学习了不少先进的理念,但是没有经过商业实战的洗礼,“接班”之后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企业家的文化特征和人的经历、经验有关,这个代继遗传的可能性很小,所以才有‘富不过三代’的说法,这是一个很大的社会痛点。”秦朔表示,青年企业家很需要在这方面得到帮助和指导,“青年企业家如果在商业文明上有所提升,他会对传承和创新求进的互动、个人权利和社会秩序的关系、平等和契约的认识更加准确,对企业发展也会有更好的方向的策略。”

“一定要和年轻人在一起,和鲜活的未来在一起,而不是沉溺于过去,无论它有多辉煌还是多迷茫。”对于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交汇点云媒建立的TOP企业峰会、交汇点公开课、品牌赋能计划、890﹢青企公社等IP产品,以俱乐部形式构建优秀圈层文化,邀请包括诺贝奖获得者,中国两院院士,国内著名财经、科技、商业、文化领域在内的专家学者参与,为年轻创业者、处于转型期的青年企业家、有创新精神的其它年龄段的企业家,建立一个沟通交流思想、碰撞商业智慧平台的做法,秦朔给予了充分肯定。

“我感觉交汇点云媒这个平台,就是传播商业文明的一个优秀模式。中国企业正在越来越多地国际化,走出国门就必须遵守国际市场的丛林法则,守成循规按照国内的操作方法发展企业常常是不够的,年轻企业家越早接受商业文明的熏陶,就越能适应未来的全球挑战。”他表示,交汇点公开课、890+青企公社等IP是主流媒体对“青春追梦人”的赋能,可以让更多的年轻企业家能够留住情怀,树立正确的商业价值观。

秦朔欣然接受了交汇点云媒的邀请,受聘为“890+青企公社”的导师。他还同意,在秦朔朋友圈内容、头部企业调研考察等方面和交汇点进行深入合作。